以城市安全、城市管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四大领域建设为重点,汇集城市各类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城市中枢。到年底,“城市大脑”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城市安全、城市管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等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城市运行效率和城市管理品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大脑”。昆山制定出台《“城市大脑”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年)》,将更大力度推进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建立“让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靠数据管理、以数据创新”的现代治理模式。《方案》明确,昆山“城市大脑”体系包含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交换层、应用层和表现层。根据《方案》,到年,将基本建立“1+1+N”的“城市大脑”组织架构,即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以一体化的大数据支撑平台、数据资源中心、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大脑”,以及若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场景应用,形成协同共享、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包括数据采集获取、交换传输、存储管理、加工处理、应用展示等环节畅通高效的“城市大脑”技术架构。围绕“城市大脑”建设目标,昆山将实施城市安全提升、城市管理提质、政务服务提速、便民服务优化、基础设施夯实五大行动,重点推进18项建设专项。实施城市安全提升行动,构建警务大数据,完善社会动态智能感知体系;打造消防火眼、消防大数据平台,完善火灾精准防控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形成综合大数据,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情”信息汇聚。实施城市管理提质行动,完善城管大数据,利用视频一体化技术,实现影像分析、智能预警、智能监管;有序开展智慧河长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精准化治水;探索“互联网+市场监管”新模式,助推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构建生态环保大数据,形成市环保、水利水务、区镇、污水处理多位一体的工业污染源排放监管体系;完善交通大数据,建成具有全市统一的交通信号控制、视频监控、流量分析、信息发布、设施管理等现代交通管控智能系统。实施政务服务提速行动,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固化“不见面审批”和“”改革成效;形成可利用、可分析的信用信息资源数据库。实施便民服务优化行动,逐步建设“互联网+智慧人社”一体化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建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集旅游集散、旅游咨询、信息推送、在线预订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昆山旅游集散中心”。实施基础设施夯实行动,加快建设NB-IoT窄带物联网络,推进4G网络和4G+网络优化和深度覆盖,加速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开展5G网络试点;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五大数据库,实现各领域信息资源的汇聚整合和关联应用;建设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实现与省、苏州市级数据交换平台对接。今年将重点开展11项特色工作,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创新突破、示范引领。例如通过警务大数据,实现中环以内区域群租房隐患技术发现率达20%,流动人口入昆预警能力提升10%,东塘街、县后街、新昆街三条试点道路违法停车数量下降20%。依托消防大数据,实现企业火灾起数环比下降20%。利用城管大数据,实现中心城区重点路段“门前三包”市容环卫责任制自觉履约率达90%,执法办案处罚执行率提升到95%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shanshizx.com/ksxw/1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