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巷延伸,老宅相拥,
江南水乡昆山,
每一座小桥都是一幅画卷!
白墙为纸,黛瓦做墨,
江南水乡昆山,
用建筑就能绘就一卷水墨画
……
昆山,一桥一宅,
都在诠释着江南水乡的美,
让人流连忘返!
一座桥,一段故事当深秋带来问候,红叶装点了江南,
映美了水乡的小河,
也装点了江南的水巷。
青砖石桥旁,清晨薄雾里,
水乡人们描绘着晨起的画卷,
对着流水小桥经营着光阴的故事。
江南的桥总是这样不经意地出现在水乡的画卷里,它们已是古镇水乡中不可删减的元素,与水乡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座都带着故事与传说,优雅地呈现在历史的卷轴之中。
昆山古镇多,桥亦多。无论是以双桥而闻名于世的周庄,还是素以“三十六座桥”而名的锦溪,抑或拥有“三桥邀月”美景的千灯,小镇之中至今都保存着诸多古桥,桥与人的诸多故事亦代代传颂,至今犹存。如周庄双桥又名钥匙桥,与著名画家陈逸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锦溪古莲桥、里和桥、十眼长桥……每一座都有一段传说,等着你去探寻;而千灯的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亦是情韵满满……
昆山古镇之中,桥不仅有故事,其建筑造型亦是各具特色,有石拱桥,有木桥,有石板桥,材质不同,造型亦不相同,材质相同,造型亦各具风格,每一座都不会混淆。
昆山这些姿态各异的古桥,建筑年代亦不同,建筑风格也是千差万别,有着不可估量的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诸多桥梁也已是保护文物,每一座都值得我们去细细探寻。
一栋宅,镌刻着光阴深秋的阳光照耀
在江南风格的明清建筑上,
温柔且鲜亮,
灰墙黛瓦的格调幽雅且明净。
灰调砖瓦,雕花窗阁,
还有“水墙门”、“走马楼”,
一座座江南老宅邸,
镌刻着光阴,诉说着江南的传奇。
昆山境内明清老宅不少。清乾隆年间的周庄沈厅,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周庄张厅,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锦溪丁宅,江南典型的十一进深宅大院;千灯建于清代后期的李宅、建于清末民初谢宅……这些从古延续至今的江南“大户人家”的老宅邸,大多庭院深深,是古镇水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代昆山,宅邸门楼上上大多有砖雕相嵌,“聿修厥德”、“四筑小雅”、“积厚流光”……不同的门楼匾额,亦彰显着主人家的门第家风、身份地位等。
而除了这些“大户”名宅,昆山境内的诸多普通民宅,亦是年代久远,带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沉淀之美。那些名人故居,如建于明代中期的顾炎武故居、建于清代初期的余氏典当和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叶楚伧故居……还有那些沿着水巷而筑的江南人家宅院,每一处都值得细细揣摩与观赏。
江南美,
美在那蜿蜒绵长的水巷,
充满韵致的古桥,
灰墙黛瓦的老宅
……
如果你已到了昆山,
请一定注意看一看“建筑系”的昆山,
在一砖一瓦里品读江南的情韵。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整理来自昆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