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昆山资讯
昆山历史
昆山旅游
昆山习俗
昆山新闻
昆山要闻

古镇锦溪,江南水乡的天花板

“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这段《锦溪镇志》中的镇名来历近乎将锦溪描述成了江南水乡中的桃花源,是否过誉各有见解,但这座古镇有不同于别处水乡的开阔视野,既有真确实切的人文历史,又少了许多水乡景区太过浓郁的商业气息,称之为江南水乡中的天花板实不为过。锦溪自五代起即属苏州,历史上曾更名陈墓,三十年前复名锦溪镇,属昆山市辖。锦溪东临淀山西依澄湖,与其它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相比,天然与水相接互溶的锦溪有得天独厚的大气水景,处于太湖流域淀泖水系的镇区湖河港汊纵横相连,大小字圩构成了锦溪陆地的主要形式,所以水是锦溪的主体,而陆地仅仅是它的配角。锦溪镇有五湖三荡之称,其实其大小湖荡多达十七个,大小河流更超过了两百条,这里堪称乡村版的威尼斯,但却比威尼斯狭窄的河道敞亮了许多。由七只大联圩组成的锦溪镇域建在一体化的水利大包围工程之上,游客未入锦溪,就已远远望见横卧于开阔的五保湖北端的古莲桥,这座桥连同东西长廊一度成为锦溪的名片,但桥西南方向的陈妃水冢才是锦溪最有故事感的存在。之所以叫水冢,是因为这个陵墓不论水张水落,都始终浮在水面上。水冢的主人陈妃为宋孝宗赵昚的妃子。相传赵昚登基前的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国完颜亮以六十万大军南侵,还是储君身份的赵昚力谏高宗赵构北上迎敌。作为太子的赵昚随同赵构御驾亲征,而赵昚的陈、葛二妃侍护其夫左右。后陈妃歿于锦溪,为这座古镇平添了一段往事,锦溪也被改名为陈墓八百多年。陈妃水冢正北方向的莲池禅院和南大街西首的通神道院为锦溪镇上最重要的两座宗教建筑群,前者建筑面积达上千平方米,后者仅存山门和东岳殿,但却同为南宋所建,而古莲池畔的文昌阁则为明代建筑。与这些宗教建筑相比,留存至今的古镇民居大多建造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但大都依水而筑,或为一层砖木,或为二层楼阁,白墙青瓦,临水开窗,民居一边为水埠码头,另一边则是商业街市。虽然没有像周庄和同里那样将之作为卖点,但作为水乡的锦溪自然也不缺桥。古镇上数得着的就有三十六座,且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有郭子敬出资修的天水桥,有锦溪八景之一的里和桥,有雍正年间建的普庆桥,有九墩十孔的十眼桥......有的桥上有华美的雕刻,有的桥两侧则有工整的桥联,比如普庆桥的桥联“两岸烟飞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就道出了锦溪在江浙沪三省市相交之地的关键位置。在水与桥之外,锦溪古镇的特色还体现在各种民间博物馆之中。锦溪的博物馆多达九家,多分布在上塘街和下塘街上,这些民间博物馆规模不大,但大都专精一行一业,除了像中国古代砖瓦博物馆、金石人家篆刻艺术馆和宜兴紫砂博物馆这样的行业博物馆外,还有展品种类繁多的古董博物馆和展示锦溪近现代上百位名人的锦溪杰出人物馆。另外还有张省美术馆和德求堂内的柿园书画馆,张省为刘海粟的关门弟子,展出画作中不乏取材于江南水乡的作品。进入作为4A景区的锦溪古镇并不需要门票,走马观花小半天即可逛完。如果你想入内参观古镇上的重要景点,则需要购买包含莲池禅院和多个博物馆在内的十几处景点联票。沿着石板老街穿行于古桥之间,累了坐在水边廊亭的美人靠上独享近乎停滞的时光,或是与游人合乘游船体验另一个视觉中的锦溪,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古镇上也有几家河边大宅改造的民宿,留宿一晚,体验游客散尽的古镇也是不错的选择。锦溪古镇周边环绕着周庄、同里、甪直和千灯等苏州水乡,东南隔着淀山湖即是上海的青浦。不管是你专程前往锦溪,还是把它放在苏州古镇游的线路中,这座非典型的水乡古镇都是你苏州之行中不可错过的一站。#锦溪古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shanshizx.com/ksxw/1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