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昆山资讯
昆山历史
昆山旅游
昆山习俗
昆山新闻
昆山要闻

江苏昆山沁润人心榜样的力量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年龄不同、身份各异

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榜样

疫情之下

我市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勇敢地站出来

主动承担

疫情防控宣传、联防联控协作、核酸检测辅助

……

彰显了榜样的力量

用实际行动点亮昆山的文明之光

吴卫林:志愿服务排头兵

吴卫林是昆山市蔚舟志愿者服务中心团队的负责人,曾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他仍不忘志愿本色,带领团队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辛勤指数,守护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疫情发生以来

他主动请缨

每天坚持早上6点到社区

参加志愿服务

协助点位做好

全员核酸检测、社区物资保供等工作

经常是忙到深夜才回家

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在几十天的坚守中,他出色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工作:维护队伍秩序耐心细致;分发“已检测”标签不厌其烦;把守出入卡口一丝不苟。在不少市民眼中,有吴卫林在的地方,就是两个字形容——“安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吴卫林的带动下,团队余名志愿者积极奔走,在各自所在区域的防疫战线上发光发热,温暖着百姓的心。

侯振康:服务群众贴心人

“中国好人”侯振康同样是一名活跃在志愿服务战线上的“老兵”。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凭借几十年的裁缝手艺,为战“疫”一线志愿者缝制了多顶防护帽,“帽子爷爷”的佳话不胫而走。如果说吴卫林是冲锋陷阵的志愿服务“排头兵”,那侯振康更像在后方统筹调配志愿者、运筹帷幄的“大管家”。

“缺几个志愿者?”

“没问题,我立马帮忙安排

争取在大家下楼做核酸前到位。”

4月24日上午

侯振康接到团队志愿者

临时“求救”电话后

立即开始着手处理点位的

人员调配工作

疫情期间,周市镇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已经停诊,之前长期驻扎该点位的侯振康没有停下脚步,与30多名骨干志愿者忙碌在所在区镇的核酸检测采样点上。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5点,是核酸检测采样点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几乎一刻不停地做好引导服务工作,中午时间在现场简单吃一份盒饭就回到岗位,“请您保持两米线距离”“请您正确佩戴口罩”“请您在前方窗口排队”……一声声亲切提醒,让采样现场多了一些暖意。

每天,当其他志愿者完成任务收工回家时,侯振康的任务远没有结束,他还要负责统筹隔天各点位上的人员安排。每个点位安排多少人,如何让大家就近参与志愿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流动,都需由他提前规划好。如果遇到临时状况,他还得多方协调,确保万无一失。忙完活的他,时常倒头就睡着了,心里踏实了,才能睡得香,明天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全惠芳:市民安全守护者

第七届“感动昆山”道德模范全惠芳是巴城幸福邻里公益服务社负责人、“双丝带”团队发起者。多年来,她情系“两癌”女性,激发“两癌”女性抗病斗志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面对突发疫情,她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用另一种方式,带领这群特殊的群体,与狡猾病毒作抗争。

在巴城镇几次全员核酸检测中

全惠芳

是年丰社区1号检测点的

现场统筹指挥

协调安排

志愿者分工、人员疏散、物资沟通

带领机构其他人员一起参与

志愿活动

确保小区居民核酸检测

高效有序进行

作为统筹指挥,她一方面要维持点位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她还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例如,面对阴雨天气,如何做好检测点防雨以及工作人员的保温工作;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能否帮忙安排上门进行检测;准备要上“网课”的学生,如何尽快安排他们完成检测等,所有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她去协调、沟通、解决。

长时间的站立工作,累得腰酸腿疼,但全惠芳依然不休息,即使口干舌燥也坚守到最后一刻。她说:“我不能歇,我如果休息了,点位上的问题协调起来就困难了,我必须站好自己的岗位。”

捧一颗爱心传递希望怀一腔热情守望相助感谢你们用爱与坚守筑牢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shanshizx.com/ksxw/1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