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蚕丝观讲堂,今天我们继续江苏经济分析系列讲座,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和交流江苏省及各市县的经济发展,前几讲我们已经聊过了苏州的基本情况和苏州经济,今天我们谈谈苏州经济的几点建议。
苏州是中国工业大市,但工业发展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早在年苏州就实现工业总产值3.6万亿,年实现工业产值3.48万亿,这几年苏州工业从产值上看没有进展。苏州经济主靠服务为带动,年苏州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带到苏州GDP从1.45万亿增长到2万亿。
工业大市的工业没有发展看起来有点可笑,但这是这几年中国经济的通病,基本上所有城市的工业占比都在下滑,不管是以外资以主的苏州、东莞,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佛山、泉州,或是以国营企业为主的青岛、天津等,都是如此。好在中央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苏州在经济发展中应注意什么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工业投资
年苏州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亿元,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5.93%;苏州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工业投资.7亿元,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29.14%。工业投资占比向下突破30%,这对工业大市来说很难想像。目前成本不断升高,对制造造成严重威胁,苏州必须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投资,提高自动化、智能化,降低对人的依赖,降低成本的上扬。同时抑制房地产投资,控制房价,防止经济被房地产绑架。
第二,加强对研发和创新的支持
苏州在工业产值上与上海和深圳不相上下,但在工业增加值上逊色很多,苏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采矿+建筑)还不如上海和深圳的工业增加值多,说明苏州工业是大进大出,中间增加值不高,同时苏州除了沙钢、波司登等以外,也没有几个知名的品牌。所以苏州要支持研发和创新,支持研发载体建设,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支持知名品牌的打造。
第三,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苏州工业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8.9%,而民营企业不足四成。前面说过外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主或国营企业为主的城市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反而象深圳、宁波这种各种所有制都有的城市韧性更强。加上外资企业市场和材料两头在外,在中美贸易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圈定有前景的企业,制定帮扶政策,帮助他们尽快做大做强。
第四,发展沿江产业带
苏州的经济主要分布在从无锡经苏州市区、昆山到上海一线,占据了苏州六成以上的经济产出,而北部的太仓、常熟和张家港三地占据大部分的土地资源,而有3成左右的产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所以我们建议苏州把沿江地带当作重点开发区域,编制统一开发计划,加强区域协调,做好产业统筹,注意港口物流、制造基地、休闲旅游和农业种植有机结合,防止环境污染,防止无序开发。建设成沿江经济走廊、旅游走廊,成为苏州经济的一张名片。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祝苏州经济越来越好,苏州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