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城市地标,是昆山西部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是一方舞台,是彰显城市特质的“文化客厅”。
年昆山文化艺术中心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携手,由保利剧院负责运营管理。九年来,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始终坚持文化引领、培根铸魂,做好“彰显文化底蕴厚重感、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文化品牌标识度”三篇文章。连续三年承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打开艺术之门、江南小剧场等品牌演出活动,为昆山“新城市”建设开辟了文化引领“新赛道”。
与时代同行打造文化高地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年,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特别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文艺党课系列主题活动”,为观众带来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红色经典演出,彰显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的责任与担当。
7月,讲述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震撼上演。一曲洪湖唱百代,中国歌剧站起来。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创演60余年,演出余场,至今辉煌仍在继续。《洪湖赤卫队》的音乐采用具有浓郁湖北地方风格的荆州天沔花鼓和民间流传的小调为素材,借鉴西方歌剧在表现手法上的戏剧性与音乐交响化的优点,成为具有强烈民族个性、气势恢宏的歌剧交响音乐,动人心弦地呈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壮烈情景和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至今听来依然充满魅力。演出当日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演出。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特意带孩子一起来看歌剧,不仅看了一场入耳入眼入心的红色演出,更是上了一堂好听好看好懂的文艺党课。”
昆山文化艺术中心所举办的红色文艺党课旨在通过话剧、音乐会、歌剧等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将服务民众与教育引导相统一,弘扬传统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厚植了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感。
与经典共舞擦亮文化底色
打造一个城市的专属文化品牌,彰显着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年昆曲学社落成。昆曲学社是昆山市委、市政府和保利剧院公司继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合作后的再次携手,是保利院线全国七十多家接受管理剧院中唯一以昆曲艺术为主题的滨水戏台。项目地处昆山市巴城昆曲特色小镇,坐落于美丽的西浜村,西倚阳澄湖东岸,东临傀儡湖。
这里是一座通往年前的桥梁,临水的舞台,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游园惊梦》《水浒记·借茶》在此一一上演,昆曲爱好者们悠然拾阶而坐,感受着昆曲重归故里的美好。昆曲学社中的粉墙和竹墙形成梅、兰、竹、菊四院,结合水系设计了戏台,通过两层游廊的穿插,形成一个空间丰富、光影交错的昆曲文化交流、演绎场所。唱一段京剧,字正腔圆;品一曲昆曲,婉转悠扬。
“昆曲学社不定期举行公益性演出,并将适时推出私人定制化的昆曲演出服务,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多样化需求,让昆曲文化在这里传承与延续,打造属于昆山的文化品牌。”昆山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昆曲学社外,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已连续承办三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全国戏曲剧种在昆山集中展演,是中国戏曲史上最完整的剧种大展示。同时,年第四季度计划开展7场“江南小剧场”展演活动,并将在10月开展“古典会客厅”高清放映系列演出季,以放映的形式,仅仅需要一张电影票钱,就能实现高雅艺术的全覆盖。据了解,“古典会客厅”将打造绝无仅有的剧场演出品牌以及全新的观演模式,通过“播映+导赏”的形式,实现多维度艺术鉴赏体验。昆山文化艺术中心每周安排一到两场放映,播放布雷根茨音乐节歌剧《卡门》、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天鹅湖》、卡洛斯·克莱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萨尔茨堡艺术节歌剧《茶花女》等29场经典演出,进一步凸显剧院“城市文化客厅”功能。
与百姓同乐夯实文化之根
文化扎根于民、服务于民,只有大众喜爱的文化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培育了一大批艺术爱好者,特别是一批年轻观众。中心也向着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方向跃升。
9月4日,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开展“市民开放日”主题活动,余人走进剧场。聚焦文化惠民,中心了解到市民对艺术的需求,后续将不断引进观众喜欢的剧目和演出。同时,举办兼具丰富性和独特性的艺彩江南·江南小剧场亲子音乐会,节目全部由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和小朋友们出演,让市民更了解舞台、了解文化艺术中心。
近年来,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引领社会风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年成立昆山保利童声合唱团后,便以“优秀师资力量+专业演出场地”为标准,以打造“昆山第一支专业童声合唱团”为宗旨,秉承匠人匠心精神,积极打造艺教自信之路。通过专业视唱练耳的培训、科学系统的发声训练、多声部视唱练习,以及排练国内外经典少儿合唱作品,从而提升团员的音乐素养,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搭建了展示才华和交流的平台。目前合唱团已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年就是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由保利运营管理的第十个年头,今后我们将继续在演出剧目、内容、交流方面积极创新,引进更多优质剧目。做好艺术教育,用艺术滋养城市,服务于城市的大文化产业发展,增强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昆山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表示。
来源:《昆山日报》
作者单位: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晓楹杨琼邹静朱元吉高仁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